立鼎1894 - 第三八五章 袁世凯辞官,慈禧西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看《立鼎1894》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
    通州,武卫右军大营。↖,
    传旨的钦差早早抵达营门,但等了足足有半个小时,也没见到有人出来迎接。哨兵面无表情的子弹上膛,重机枪架起来朝外指着他们,任凭那位四品大员和宫里头有名号的大太监如何威逼利诱,坚决不肯让路。
    与此同时,大营中心的衙署正堂里,数十名军官围着低头坐在首位的袁世凯,七嘴八舌的吵吵。
    “大人!不能再等了,宫里头消息说得清清楚楚,他们要罢了咱们的差使,把您辛辛苦苦练出来的精兵给一口吞了哇!”
    “我早就说过,满人根本信不过咱们汉人。用得着的时候,就不轻不重的赏点东西下来;到了关键时候,立马就翻脸不认人!什么特么的满汉一体,我呸!”
    “如今朝廷已然是山穷水尽,满朝文武扒拉不出一个中用的人来。他们这么干,分明是怕咱们彻底占了上风!只不过,指望咱们也当曾文正公李合肥一般的忠臣,嘿嘿,老子却是不干的!”
    “依我看,也别跟他们废话啦,趁着大家伙都在,干脆,咱们商量一下就地反正,一杆子掀翻了他个王八窝,攻进京城拉倒!”
    “你这是要给杨鼎世纳投名状么?当心马屁拍在驴蹶子上,弄一个里外不是人!人家革命军想拿下京城,随时可以下手。能等到现在还不出招。必然有他们的打算。别一时冲动坏了人家的大事。讨个没趣呀!”
    “哼,你根本就是瞎猜胡琢磨。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人不想着夺了京城,好名正言顺的改天换地!”
    “我没工夫跟你这等粗鄙傻鸟费嘴讲道理,就你这点儿见识,且等着吃亏!你要真想犯浑也别拉着大人和咱们一道儿往阴沟里钻,趁早自己个儿找块砖头撞死了算逑!”
    “你大爷的!信不信老子一刀劈了你!”
    “有种的你试试?!来,往爷的脑门上砍。剁不出血来你是小丫头养的……。”
    多半三十岁上下的年轻军官,却都一个个的品级不低,手下少说统领几营人马。往上里数算,谁也能勾连个背景不凡的亲友故旧,那是谁也不服谁。这相互呛起茬子来,三两句就逗弄出真火儿,眼瞅着露胳膊挽袖子就要现场表演全武行。
    徐世昌和唐绍仪等文职亲信苦劝不听,又打不过这群平时舞枪弄棒的武夫,急的直跺脚。
    袁世凯终于听不下去了,突然抓起茶碗“啪嚓”摔的粉碎!刺耳的脆响和乱蹦的瓷片惊得众人浑身一哆嗦。嘈杂吵嚷声登时戛然而止。
    冲着脚面子看了足足半个时辰的黑脸扬起来,森冷如刀的目光一一扫过军官们的脸面。所到之处。不管刚才怎么张狂诈唬,全都收起性子,老老实实的低头闭嘴。
    袁世凯手指一划拉,粗声呵斥:“都他娘的吵吵个卵子!老子还没死呢,一个二个的就想着替老子拿主意?!”
    “卑职不敢!”
    “标下没那个意思!”
    众军官七嘴八舌的赶紧服软认错。
    袁世凯冷哼一声,屈指“梆梆梆”的敲打着桌面道:“你们都别忘了,大家伙吃的用的往家里划拉的,都是朝廷的恩典!不管皇上怎么发落,咱们都得踏实接着!把钦差堵在外头不让进来,那是为人臣子该干的事儿吗?”
    这话一出,众人登时惊了。
    最为亲近的家生子儿雷震春高声叫道:“大人,不能啊!朝廷分明是要夺了咱们的军权,这是要把咱们往死路上逼呀!这武卫右军,可都是您一手一脚拉扯起来的,就这么让出去,大家伙心里头他过不去!”
    “对!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从头到尾的朝廷就没给一点儿有用的支应,凭什么给他们?”
    仗着几代人跟着袁家起来的“家将派”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也跟着嚷嚷起来。
    徐世昌摸不清袁老大到底是啥意思,犹犹豫豫的提醒:“大人,如今朝廷大势已去,咱们不如趁早选一条明路。”
    潜台词儿不用说了,大家伙儿都明白,干脆趁着人马齐整装备全活儿,就地反正投了革命军,兴许能混个不错的前程。
    袁世凯黑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喝道:“你们把事情想简单了!真要能那么干,老子何必等到今天!行啦,都老老实实的跟我出去迎接钦差。”
    也不等手下们再三劝慰,一按桌面撑起肥硕的身体,径直分开人群冲出衙署,大步流星的头前赶往营外。
    众军官亲信们一头雾水,猜不出他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跟上去。不多时,便把在外头晒得脑袋发昏的钦差一行跟迎迓入内,摆开香案齐刷刷跪地恭敬接旨。
    钦差和太监不知道他们在闹什么样,但却清楚的看到一众军官们眼神中闪烁的凶狠不善,那杀气腾腾的气氛,吓得他们哆里哆嗦,话都说不利索。结结巴巴的迅速宣读完圣旨,连留下吃饭都不敢,逃命也似的立即离开。
    圣旨赞扬袁世凯练兵有方,抗击叛军有功,乃提调为河南巡抚,加兵部右侍郎,即可赴任。他的亲信如徐世昌、唐绍仪、赵秉钧等文职也各有封赏,更分派了外省的实职。一众武官都提升了一级半级的,好歹是基本都留任,不过全都成了副职。不用说,正职必然是要留给即将前来接管的满人。
    见袁世凯居然如此痛快的接旨,一众人顿时傻眼!
    徐世昌心中疑惑难解,忍不住问:“大人。您当真要去河南上任?”
    袁世凯眼睛一扫众人。淡淡的道:“我的确要回河南。不过不是上任,而是解甲归田,回乡种地去!”
    “啊?!这怎么能成?!”
    脑子转动不够快的军官焦急的叫起来,徐世昌却猛然回过味来,击节赞叹:“大人此举甚妙!”
    见一群老粗满脸的茫然,他不得不耐心的解释:“我们得成全大人的一世英名,不能被人骂成是贰臣!就算大人离开了,有诸位在。还怕不能掌握住这武卫右军?”
    能混到袁世凯的手底下成为骨干的,没有一个脑袋不好使的,给他这么一提醒,登时都反应过来。当即拍着胸脯打包票:“大人尽管放心,这天底下,没有人能让咱们武卫新军变了颜色!”
    袁世凯却谦虚的摆摆手:“不要这么说嘛,武卫右军是朝廷的部队,有朝廷一日在,你们就不能有第二个说法。都踏实听朝廷的差遣,好生护佑手足弟兄。别让他们随意就折了。”
    陆建章和曹锟这俩老油条嘿嘿笑道:“您就放心的,管保一个都不会少!咱们会让新来的大人们感受到热情和忠诚的。”
    袁世凯满意的哈哈大笑。随后。他安排徐世昌等人一样辞官不干,跑到天津租界去当寓公,自己轻车简从,当日就经保定直奔河南项城老家。
    武卫军换帅的消息迅速传遍京津,造成新一轮的轰动和议论,杨浩闻讯不由大赞:“老袁不愧是一代枭雄,这种善于投机钻营的能耐实在令人佩服啊!”
    李经方得到消息之后,觉得老袁是个难得人才,赶过来跟杨浩商量,打算把老袁拉拢到革命军里来。可一听杨浩的说法,登时一头雾水。
    杨浩毫不客气的揭开袁世凯那一石数鸟、以退为进的用心:“老袁是看清楚了满清大势已去,离着彻底败亡不远,因此顺坡下驴的解职辞官,这就全了清廷给他这些年富贵的恩义。他却可以呆在老家暗中遥控那些一手提拔起来的军官,保证那支部队始终服从他的号令。等咱们彻底推翻满清之时,便可反正投靠过来,顺便把保护之下的整个满清皇朝给全部卖给咱们。你说,那时候咱们是不是得承他们的情?”
    李经方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要论光明正大的韬略,他的水平在当代是数得着的。但是玩这类弯弯绕的手段,却要比袁世凯等天生枭雄差得远了。
    不过顺着杨浩的话头往深里一想,他也很快回过味来,原来如此。
    袁世凯其实某些方面跟李鸿章一样,不想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为“背主求荣”的贰臣。所以,在满清正式倒台之前,他们不可能明着出来给革命军做事。
    不过他们自己不过来,却能安排下一大堆的亲信先暗中铺垫好进身之阶。李鸿章的资格就不说了,当个首相绰绰有余,资格在那里摆着呢。
    袁世凯,文的可以让徐世昌、唐绍仪他们投身加入风头正劲却缺乏有力人才的两党;武的方面有一大批汇聚当代精英的青年军官,到时候加入同样缺人的革命军中,以他们的才情不难出人头地。
    几年之后大势底定,一大群实权在手的文臣武将为后盾,呆在老家养望的袁世凯便可高调出山,无论加入哪一党派,都能获得极高的支持力度。以谭嗣同和严复两位党魁的手腕,根本就玩不过他!
    也只有杨浩才能凭借历史金手指暂时压制住此人,但也很难光明正大的阻止此人爬上高位。
    说到底,袁世凯玩的是阳谋,杨浩要以身作则来号令天下,就不能耍阴招下黑手提前弄死这位雄心勃勃的天才政治家。再者说,老袁的人才毕竟难得,搞死了怪可惜的。
    想明白这一切,李经方不由叹道:“此人不愧是一代俊杰,怪不得家父那般看重栽培。”
    杨浩对李鸿章的眼光也是佩服的很,能够从北洋无数人才中慧眼识英,把二十来岁的袁世凯大胆推到高丽太上皇的位置上,真不是一般的胸襟魄力。至于历史局限性什么的,那要另说了。
    李经方随即又想到此事带来的种种剧变。担心道:“照此情形看。清廷迫不及待的收拢兵权抓住部队。怕是要保存实力暂时避让了。他们一旦离开京城,我们就必须占领,才能保证不出乱子。只是如此一来,怕是会引起人心浮动啊!”
    革命军要拿下京城易如反掌,之所以迟迟不进兵,就怕发生“黄袍加身”的事情。杨浩可不想革命事业才刚刚开始,就被人强行推上空头皇帝的宝座,那会彻底打乱了全面改变整个民族的大计划。
    之前清廷固守京城不动。他还有借口可说。可一旦京城被让出来,革命军却不能无动于衷。
    对此,杨浩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一字一顿的回答:“我,不入京城。”
    李经方心中大震,紧盯着杨浩看了足足有一分钟,脱口赞道:“好一个不入京城!先生之胸襟,足堪为天下楷模!先生此举,诚为亿万同胞之大幸也!”
    说罢,他正衣冠。肃然对杨浩一躬到底。
    李经方不得不佩服,要知道以杨浩今时今日的声望成就地位实力。要想顺势登上皇帝之位,没人能拦得住。中华两千多年以来,哪一个造反起义或者改朝换代的枭雄俊杰,不想坐上皇帝宝座,把家天下的霸权世代传承?
    杨浩年纪轻轻,却能经得住如此巨大的诱-惑,这当真是难能可贵的无以复加!
    李经方投身革命,便是信了杨浩宣扬的民族大义,要彻底革除中华数千年帝王将相凌虐万民的旧制,真正实现全民族的平等与解放。可他同时也担心,真到了那一日,却变成挂羊头卖狗肉的皇权更替戏码。
    杨浩这一句话,等于是给他吃下了定心丸!革命军不会变色,革命事业不会中道崩殂,他的所有信任与付出,都不会半途而废,明珠暗投!
    杨浩可不能大咧咧的坐在那里让人大礼参拜,赶紧的跳起来把他给搀扶住。再一看周围其他人那无限崇敬两眼放光的模样,心中暗暗惭愧不已。说到底,他也不是没有那种天下独尊的野望啊,只不过始终越不过道德界限和使命责任而已。
    李经方心头大石落地,精神越发抖擞,马上想到了后续种种要紧问题,提议道:“既然清廷萌生退意,我们不如干脆主动一些逼迫他们快点离开,这样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无数的国家财产。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要一个尽心负责的人来完成。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妥当?”
    京城里汇聚了历朝历代积攒下来的无数宝藏,整个紫禁城和那些官邸王府,无不是民脂民膏累积而成,可不能让满清给划拉走了,或者给破坏掉。
    杨浩当然不肯让那帮吸血鬼继续糟蹋宝贵的财富,当下点头表示同意:“可以让之前部署下的力量全部动员起来,做好准备工作。至于具体负责此事的人选,你去最合适不过了。”
    “我?”李经方瞪着杨浩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心中涌起滚滚热流。这是要把能够载入历史的光辉时刻,推给他来闪光啊!
    饶是他已经四十岁的人了,经历无数风浪,依然激动不已,郑重的点头:“好,我保证把一个完好无损的京城给拿下来!”
    事情定下,革命军立刻雷厉风行。杨浩坐镇天津总司令部,李经方担任接收京城行动总指挥,率领列阵京津的两个步兵师陡然迫向刚刚换了头头的武卫右军。
    新上任的总镇铁良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迫匆忙聚兵相迎。他倒是有心带着那五六万大军面对面的打一场硬仗,可毕竟才刚刚上来不能服众,一群袁世凯提拔上来的军官和士兵没人听他吆喝。再加上朝廷的命令是要以这些兵马保证朝廷西狩的安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能随意送上前线死磕!
    他们不想打仗,革命军却不肯罢休,不但调集大炮硬轰通州防线,更派出精锐部队强行通过,直冲京城。与此同时,多达十几艘体型庞大惊人的飞艇和热气球一起现身京城上空,做出随时空降作战的姿态。
    隆隆的炮声,抬头就能看到的威胁,可是把清廷上下给吓坏了!早早捆扎好行礼家当的官员勋贵们二话不说,拖家带口的冲出京城,有的经宣化直奔口外,有的过房山灵丘直接往山西,狼狈不堪的逃难!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顾不得威仪体面了,全都换上便服混在宫女太监侍卫之中,在荣禄亲自带领的武卫中军护佑之下,连夜逃往宣化。
    他们倒是早早收拾了无数的财宝,打算带着继续在别的地方享受豪奢生活。却不料杨浩早有准备,紫禁城内外一夜之间冒出无数潜伏人员,有侍卫有太监,有宫女还有官员,商贩工人市民甚至还有洋人,林林总总成千上万。
    他们有组织的形成数以百计的行动小组,与各大行业协会一起维护稳定,安定民心。更有大批镖师和武装护卫借机把清廷上下想要运走的宝物珍藏给标注出来,能拦下的拦下,能留住的留住,绝对不让他们随意霍霍了,更不许有人趁火打劫,肆意生事。
    铁良带着部队狼狈后撤,绕行城外回合了銮驾仓惶奔逃。一路上,以八旗子弟为骨干的武卫中军不停的逃跑,没到长城外就七零八落了。袁世凯的心腹们却尽职尽责,保持编制完整的始终护持左右,表现出极其优秀的军事素养,让慈禧太后和皇帝等人对之前的决断大为自得。
    1896年5月21日,李经方率领革命军第三师进入京城,宣告满清统治的落幕。(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