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太子朱标的狠辣!
蒋瓛不明白朱元璋是什么心思,按照他的逻辑这种人还留着,就得杀。
朱元璋在吩咐完后很突兀地问道:“李善长还在牢里?”
“对!”蒋瓛点头。
朱元璋琢磨了一下,“既然没啥要紧的罪过,就放人吧。”
啊?
蒋瓛差点觉得自己耳朵也出了问题,怎么最近这段时间上位的变化如此之大。
那个陈寒不过就是从天而降的一个人物而已,还没证实他说的这些是不是对的呢,怎么就放人了?
李善长老成谋国,虽然没有直接证明他参与到了胡惟庸的案件里面,但根据朱元璋的性格那都是宁杀错不放过。
好生奇怪。
“去办吧!”朱元璋说出这三个字好像也了不少的力气。
蒋瓛只能告退前去放人。
等蒋瓛走了,朱元璋这才朝着宫门之外的方向,看了眼:“李善长啊李善长,咱把你比作萧何,你可得有萧何的自污决心。”
……
刑部天牢。
七十多岁的李善长脸色灰白,斜斜地看了眼太阳,拿手挡住直射眼睛的那束太阳光。
感受到了外面有别于天牢昏暗不见天日的潮湿,依旧觉得眼前这件事那么的不真实。
他的儿子李琪,带着公主前来接他。
看到老人家愣愣地站在原地,李祺急忙上前去,“爹,您没事了,没事了!!”
李祺喜极而泣。
这半个月他没有一天的日子过得是舒坦的。
父亲被抓,而且还是牵连进了胡惟庸案件里面,总管这十来年牵连进去这个案件里面的,就没有一个活着出来的。
可没想到就在这焦急当中他居然接到了刑部官员的通知,说是父亲已经可以出来了。
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天牢门口的时候,果然看到李善长就在门口。
李善长自己都好久才反应过来。
感觉这半个月的时光就像是做梦一样。
现在看到儿子和儿媳妇儿,这才稍微地反应过来一点。
“爹,咱们回家吧,先到驸马府住几天去去晦气。”临安公主很是恭顺。
李善长愣了半晌,这才回道:“好好好,回家,回家!”
京城当中接连发生的这些事情真的要把文官们搞得糊涂了。
一会儿是朱允炆这位皇孙要被废,一会又是李善长被放掉,这让文官们甚至都产生了危机感,难道武勋贵族们的势力,真的要复苏了吗?
……
东宫。
朱标一经睡了五个多时辰。
这一觉睡得他很是舒服。
这也是他这些年来第一次睡这么长时间,一觉醒来就看到自己的父亲就坐在寝宫的桌上边上处理政务。
朱标翻身起来,急忙穿好了鞋。
披上衣裳就来到朱元璋的近前,“爹,您来了!”
说话的功夫看向了边上的太监,刚要呵斥。
朱元璋说话了:“是咱让他们不要吵醒你的,现在不是挺好吗,难得伱能睡这么久。”
朱标走上前来亲自给朱元璋倒了杯茶:“爹,您到儿子这里来一定有事。”
朱元璋放下了手上的奏章把检校收集到的那些消息给朱标看。
朱标看完了之后脸色也沉了下去。
“好大的狗胆!”朱标愤怒。
朱元璋倒是愣了一下,“咱还觉得可以留着呢!”
朱标则摇头:“爹,有的人该留,有的人该杀,买卖宫廷药案乃是罪无可赦之罪,大明律法严明,岂能让此等宵小逃脱国法处置。
依儿臣之见两个翰林得抓,顺藤摸瓜将这条利益链上所有的太医全抓。”
朱元璋倒是没有想到朱标这回这么的狠。
不过他更多的则是欣慰,“好,蒋瓛!!”
蒋瓛在外面进来,“臣在!”
“抓人!”朱元璋将两块木板递了过去。
蒋瓛十分的兴奋,马上带着人亲自去抓。
过程也很顺利,那两个翰林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没有在家说这些东西,却在外面被偷听到了,当证据拿出来给他们看之后,才知道露馅了,经过一番拷打,他们乖乖地交代。
这一次牵连出来的人,主要是宫里面的太医居多。
太医院整个就来一次大整改。
一审讯那些太医交代,他们为了钱在外面口述太子殿下的药方,以为是不着痕迹,可没想到今天事发。
这件事到最后,吏部侍郎在家里上吊自杀,全家都投河而死。
而朱元璋也没有把打击面扩大,抓到了元凶,这次测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是这件事情对于不少牵涉在其中的大臣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心理负担,不久不少的大臣都请求外调,朱元璋也都同意,这已经是后话。
……
话说负责训练村民,和准备营建崖山村的礼部右侍郎凌汉遇到了一些麻烦事。
也不是什么太麻烦的事情,主要是考虑到营建崖山村需要费一定的资金。
涉及到钱的事情,本来应该找户部的,但是户部说这个钱他们出不了,得找兵部和工部。
凌汉觉得很奇怪,但是找了工部和兵部之后,发现他们的态度很暧昧,推诿扯皮,互相说对方的不对,反正就是都不想这个钱从自己的口袋里面出。
闹到朱元璋这里之后,朱元璋也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于出身的原因,咱们这位洪武大帝在处理财政问题的时候都是简单粗暴的。
他不管你是不是财政制度有问题。
他很多时候只考虑钱能不能搞到的问题,搞不到,那就杀人卷包烩。
郭桓案、空印案都是这么玩的。
但是现在不行,因为户部、工部、兵部现在都没有犯罪,而且说得好像都有道理。
朱元璋听到了他们的道理之后,都觉得头疼。
一开始朱元璋也觉得,户部不就是朝廷的钱袋子吗?
肯定是有钱的啊,怎么你也喊穷了。
户部尚书赵勉就叫苦了:“陛下,您有所不知,根据咱大明的官制,户部名义上是管钱粮的,但不过就是个收税的,钱粮存储兵部工部都能插手过来。
户部管理的赋税,不过就是田赋而已,可每年还要支应朝廷官员俸禄、属国赐贡、藩王宗室、全国军饷,早已入不敷出,反倒是兵部和工部,荷包更鼓!”
一说这话,工部尚书沈缙、兵部尚书秦逵可就不答应了……
求追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