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拜我自己?
赵德言是什么人?一个趁着中原战乱,北上投奔突厥人的汉人。
但凡他有真本事,但凡他是个正常,有必要去投奔突厥人吗?
这是dtz灭亡的第二重隐患。
还有,dtz这些年来连年征战,早就疲敝不堪,只需要来一场规模不是那么大的天灾,dtz各部落就绝对都憋不住了!
尤其是这次渭水之盟,更是将突厥人往灭亡的深渊又推了一把。
战争是为了什么?
很简单,无非就两个东西,土地,人口。
李世民签订渭水之盟,别的都可以不要,但属于唐国的人口,那些俘虏,颉利一定要还回来!
对此颉利自无不可!
反正这些人带回去也带不回去多少,大部分都会在路上死掉,回去也只不过是些奴隶罢了。
拿一些奴隶来换金银财宝,在他看来无疑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
但这场战争根本没打起来。
你突厥人再怎么强大,打仗也是要消耗粮草的。
如果真的打起来了,那肯定是会有损失,那消耗的粮草也就并非毫无意义。
而且打下来土地之后,他们还可以补充自己的损耗。
可现在呢?
颉利带着一堆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银财宝回去了,看似美好,但这其实就是李世民给颉利挖下的一个大坑!
大军开拨,一来一回,消耗的粮草有多少?
带出来是这么多人,带回去还是这么多人,他们除了金银财宝,什么都没有。
然后呢?今年冬天,所有人肯定都会十分难熬!
人没少,食物储备少了那么多,天知道有多少人过不去这个冬天!
而且按照颉利那个贪婪的性格,他回去之后难道会公平分配?很显然是不会的。
他一定会将大头全部自己留下。
退一万步来说,草原上那么多人,就算他真的公平分配了,难道所有人都会满意?
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
所以这便是李世民给颉利挖下的一个大坑,也是突厥灭亡的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天灾人祸,李世民已经亲手为突厥埋下了隐患,只需要静静地等待,等待一个时机的到来……
颉利离开之时已经是九月份了。
当颉利的大军全部撤退,一个不留之后,李世民才终于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颉利一天不走,李世民就一天都睡不安稳!
颉利离开之后,李世民发布的第一个命令便是让所有人进入皇宫无需再卸下佩戴的武器。
李世民甚至本人亲自率领所有禁军、步骑将领一统在显德殿殿廷学习射箭!
而他本人则是作为主考官亲自面试!
但凡是成绩优异者,立马当场赏赐弓刀、布匹绸缎!
一下子,所有将领的热情都被激发了起来。
得到赏赐可不仅仅只是发财了,这还代表着来自天子的认可,乃是一种荣耀!
有了李世民在前面带头,士卒们是没日没夜的操练,为的就是能够出人头地!
这种情况之下,岂有不成为精锐之师的道理?
就连民间也受到了影响,不少自认为武力过人者,纷纷都投效军队,期望能够得到天子的认可!
但对于眼下这般场景,朝中的臣子多有不满。
他们看到这般场景怎么能够开心的起来。
那些士卒大多都十分粗鲁,见到人连一点礼节都没有。
还整天在显德殿里面舞枪弄棒的,一步小心误伤了怎么办?
这么严肃的地方,整天让这些大头兵在这里喧哗,成何体统?
况且,万一这里面有乱臣贼子,那该怎么办?
与其说担心李世民的安全,他们倒不如说更担心自己的安全。
毕竟真的有刺客的话,他们一定是首要目标。
于是乎,朝中有很多针对此事劝谏的臣子。
但你们说你们的,李世民练他自己的,根本不予采纳。
“这些都是大唐的子民,是朕的士兵,为何需要担心他们会对朕不利?”
从开始操练之后没几天,李世民又发布针对全国的政令了。
李世民诏令私人之家,不得擅权建立妖神,随意设立不适当的祭祀,不合礼法的祭祀祈祷,一概禁绝。
而正经的占卜之中,除了龟甲兽骨五种占卜以外,其他杂七杂八的占卦卜卦,也都停止,禁止使用。
此举意在稳定民生,保证百姓的日常生活。
不要小看了民间的这些淫祠,他们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极大的。
很多未开化的地方,甚至会有用生人活祭的习惯!
消灭淫祠对唐国的百姓来说,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解决了这个问题,唐国的国力还能再上升一个台阶!
而在那之后没几天,李世民再度发布命令,宣布将没有建立功勋的皇族中的郡王降级为县公。
除此之外,他还确立了李承乾为太子,民心彻底稳定了下来。
关于处理皇族一事,李世民的态度也十分明显,摆明了就是要针对那些混吃等死的人。
想要荣华富贵?可以,那就用功勋来换。
去战场上亲自用伱们的双手给的打下来!
我大唐,不养闲人!
时光飞逝,一件件政令发布下去,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这也是传统的过小年的时候。
今年的庙会可谓是格外的热闹。
庙会的具体起源已经不可考据,但真正发扬光大其实是在后汉时期。
为了纪念赐下粮种的仙人,诸葛亮所修建的庙宇每次逢年过节都会布施食物。
渐渐地,逢年过节的时候,庙宇周边便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庙会。
众多百姓都会来到这里游玩,还有人会专门跑到周边摆摊售卖杂七杂八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杂技艺人来表演,赚取钱财,不可谓不热闹。
而今年的庙会则是更加热闹一些。
这其中也有着朝廷的影子。
一来,是李世民登基,为了彰显新皇帝新风气,这过年了,自然是要大办特办。
二来也是因为才赶走了突厥人,总要给百姓一个放松的机会。
加上马上就要改元,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今年的庙会比往年要热闹许多。
站在祭拜自己的道观面前,秦天的神色不由得有些怪异。
后汉的都城在洛阳,而大唐的都城则是在长安,二者相距千里,但这并不妨碍这两个地方都有祭拜秦天的庙宇。
庙宇之中所树立的泥像还是不少的。
除了秦天和诸葛亮之外,后来竟是逐渐的添加进去了关于张飞等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道教的神祇也都被放在了庙宇之中。
不过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每个地方所崇拜的神灵也都不一样。
但不管是什么地方,秦天和诸葛亮两个人的泥像则是一定在最显眼的地方的!
这种历史的差错带来的微妙感,让秦天的神色有些奇怪。
“师父……”
沐春捂着嘴巴,轻笑了一声。
秦天用手掌轻轻拍了拍沐春的脑袋。
“你怎么也学会调皮了!”
一旁的灵夏好奇的看着两个人。
她手里拿着一根葫芦,吃得满脸都是。
灵夏自然是理解不了师父的心思的,她的满脑子除了吃就是玩。
说起来这葫芦也十分有意思,按照原本的历史的发展进程来说,这个时代是万万不会有葫芦这种东西的。
毕竟分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奢侈品。
但秦天带来的玉米所造成的蝴蝶效应实在是太过久远了。
因此民间出现了不少改进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人。
而这其中给百姓日常生活带来最大的影响的便是烧酒和蔗这两种东西了。
首先就是从红薯当中酿造出来的烧酒,味道一般,但胜在辛辣刺激,而且便宜。
所以即便是寻常百姓也能费极少的钱财来温一碗红薯酒,消除一天的疲惫。
这第二个便是蔗的大规模生产。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大唐,蔗已经基本上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
即便是寻常的百姓,偶尔也能买些改改口味。
蔗的价格下去了,从分当中衍生出来的各种小吃零食自然也提前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
诸如吹人,葫芦等各种小吃零食,从隋朝开始就逐渐在全中原普及开来了。
当然,像是白那种东西,在如今的大唐依旧是有价无市,因为目前的人还没有掌握轻松的制取白的工艺。
而秦天的庙宇之中所祭拜的泥像之中,有相当的一部分都是在历史当中针对各种农业技术生产进行了改变的人。
像是这家庙宇当中,诸葛亮的泥像旁边的第三个人,便是当初改良了蔗的冶炼方法和种植方式的人。
“走吧,出去看看。”
秦天带着沐春和灵夏二人离开了自己的庙宇。
至于庙宇当中分发的那些食物,秦天本来是不感兴趣的。
但灵夏实在是好奇,所以他无奈,只能带着灵夏一起去凑个热闹。
说是分发食物,除了灾年,其实这些庙宇分发的大多都只是一些小食罢了。
吃饱肯定是吃不饱的,但尝个鲜还是没问题的。
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自然就是秦天所带来的红薯玉米土豆这几种农作物了。
事实上,全国各地的庙宇逢年过节的时候分发的食物也都以这三种为主。
传说之中这是秦仙人带来的只是一部分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些东西实在便宜的不得了。
尤其是丰收之年,很多时候吃不完这些东西都是拿来喂猪的!
像是这里庙宇所分发的食物的种类就要比其他地方的多上很多,主要原因便是这个庙宇是整个长安城有关秦天的最大的庙宇!
或者说道观更为合适一些?
反正有关秦天的东西都奇奇怪怪的,不管是祭祀的地方还是里面的这些道人。
这里分发的食物除了用玉米糁熬制成的粥之外,还有用红薯酿造的烧酒,晒干的红薯干,捶打成泥的水煮土豆。
每个人都能分上一勺土豆泥,一块红薯干,还有半碗玉米粥。
尤其是那红薯干和玉米粥,更是无数小孩子的最爱。
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是天生带有一丝甜味的,根本不需要加入任何东西,本身的味道就足够鲜美。
土豆泥的味道也不错,稍微洒点盐巴,也是难得的饭食了。
成年男子来了,拿上一个小碗,还能分得一口红薯烧酒,一口喝下去,大冬天的,整个人的身上都暖和了。
这里可谓是整个道观之中最为热闹的地方了!
灵夏眼巴巴的排着队,排了好久,终于才轮到自己,美滋滋的领到了一勺土豆泥,一块红薯干还有半碗玉米粥。
她还想试试那烧酒,但那道观的道人看她是一个小孩子,还是女娃,说什么都不愿意给。
气得灵夏的腮帮子都鼓起来了!
这些东西真的有多好吃,那肯定没有多好吃。
秦天随手催生出来的灵果都比这些东西美味上一万倍!
但灵夏偏偏对秦天的灵果不感兴趣。
天天吃天天吃,她都吃腻了!
灵夏吃外面的东西更多的都是图一乐,图个新鲜。
真的有多好吃,倒也未必。
她只是享受这种吃东西的氛围罢了!
“你个小馋猫。”秦天揉了揉灵夏毛茸茸的脑袋。
“行了,你要是真的想喝,回家师父亲手给你酿!”
“师父最好了!”灵夏的声音细细的,就好像是一只小猫一般。
秦天无奈的笑了笑。
灵夏的声音却是吸引了旁边的一名青年。
看到秦天和他身边的两个女娃子,青年眼前一亮。
注意到身边之人的目光,秦天转过头去,看到那青年的脸庞,目光也是微微一顿。
原因无他,此人便是那皇宫之中的李世民!
当日玄武门之变,秦天可是用神识亲眼看过他的长相的!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大唐的百姓都喜欢玩些与民同乐的把戏。
尤其是李世民,更是喜欢时不时的往百姓堆里钻,听百姓吹捧自己。
目光在李世民的身边扫了一圈,秦天的目光再次顿了顿。
他看到了当日那从自己的医馆里面借走衣服的大汉,也就是尉迟恭。
和之前相比,尉迟恭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秦天还是认出来了对方。
对着尉迟恭微微点头,秦天没有多说什么。
看到秦天点头,尉迟恭也有些惊讶,没想到秦天居然能够认得出来自己。
“你们……认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