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 - 第7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不能吃。”李菻善想到王修晋在奉安时,每次吃完海鲜后都会病上几天,怎么可能会同意让他再吃。
    “……”王修晋无语,因为那么一两次吃坏肚子,他就得一辈子不吃海鲜了?也太悲惨了点。“每样只吃一块,不多吃。”
    “不行。”
    第242章
    李菻善到底是耐不住王修晋的软磨硬泡, 每种海物分一只给王修晋,多了没有, 便是这样,王修晋仍是很满足, 也没有因为吃了海鲜而闹肚子, 摸摸小肚子, 王修晋觉得以后再吃海鲜不难。
    没了对圣贤先生的纠结, 王修晋和新楼先生们开始准备如何给皇室子弟授课的事,让皇室子弟和一般孩子们一起上课,明显是不可能的,只能另立课堂, 而内容也要进行很大幅度的变更,以前学堂里的孩子学的东西, 并不适用皇室子弟, 要如何改动,也是让王修晋和先生们头疼的事。
    朝堂,每天有不少上折子替圣贤先生们求情,只字不提抗旨谋反, 也不会踩着新楼学堂说事。只是皇上的态度, 让这些人无法猜测其心思,甚至还怀疑是不是真的想要收拾那几位圣贤先生, 越想越是心惊,几位文臣聚到一起想要问王大人要个计策,其实他们清楚, 此次皇上恼怒缘由,求到王大人这,便是想让王大人求个情,只是他们没想到王大人对他们闭门相待,连见都不见。几位文臣心有不满,可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如果那些圣贤针对的不是他儿子,王大人很有可能会帮着说几句好话,可偏偏他们要暗算他一直觉得亏欠的小儿子,王大人怎么可能会替他们说话,没落井下石已经很大肚了。
    王大人的路走不通,这几位文臣又惦记上王修晋,“解铃还需系铃人,若是皇商能不记前嫌,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皇上必会不再追究。”
    “若他再能自嫌几句不如圣贤的话……”其中一位文臣讥讽的开了口,几位围在一起的文臣脸上都泛起尴尬的笑。
    “解铃还须系铃话没错,但也得分时候,分人。依我看,就不要想去寻皇商了,现在对方不出头不计较,已经表明的态度,若是求上门,搞不好还会触怒对方,咱们就得不偿失了。”几位文臣闻言互相看了一眼,算是认同了这话。
    王修晋并不知差点被文臣算计,和先生商讨之后,又要忙其他的事,眼见着到了年底,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再拖下去,怕是要过年了,想到过年,王修晋又有些头大,他还要跟着米掌柜一起置办送家礼的事,好在他刚进门,小爹不会直接全扔给他,会分担一半,小爹说以后就要全交给他,只是想想就觉得头大。
    年底着实忙,几个铺子和工坊忙得团团转,还要去外面的庄子转几次,拉了些新杀的牛羊肉,除了送进宫里的外,给王家,宋家,春家都送了些,回王家送肉的时候,让刘姐做了一份水煮牛肉,吃得那叫一个舒爽,记刘姐把食谱写下来,他准备回去之后让李家的厨子也学着做。
    刘姐听着小少爷的话,顿时有些无语,“小少爷,这牛肉和之前少爷教的辣鱼一个法子,而且奴婢也不会写字。”
    王修晋听完之后尴尬的笑了笑,“娘,我把刘姐借过去两天,让她教教李家的厨子,他们做的饭食不合口。”
    “之前就说让刘姐跟着去,你啊!”王夫人点了一下儿子,应下了小儿子的请求。
    刘姐知道这些和小少爷亲近的人,小少爷出门的时候一个都没带,原因就是小少爷担心他们到了李家之后,会受气,毕竟不是所有的人家会把下人当人看,他们这些下人,能卖身于王家,简直是上辈子积了大德。听小少爷说饭食不合口,刘姐想着,便是夫人不同意,她也要偷溜去李家几趟,让李家的厨子学几道小少爷爱吃的菜。
    “刘姐不用多想,也不用太累,随便教个几道菜就行,要是他们敢为给你,你直接来找我就是。”王修晋清楚像是大宅子里的厨房少有女人,便担心刘姐去了会受欺负。
    “少爷多心了,若是连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奴婢也不用撑着小饭馆了。”这几年做了小吃部的主厨,见识的人多了,刘姐变得自信多了,也再在意容貌,更不会在意别人如何评价她。
    王修晋想了想后点头,只是回将军府的时候,仍是仔细的向管家交待一番,管家连忙亲自把人送到厨房。李家上下都很喜欢晋少爷,晋少爷带回来的人自然高看一眼,更何况对方还是小吃部的主厨,小吃部在京城相当的闻名,以订到他们家的菜为傲,他们家主厨是女人的事也不是啥秘密。小吃部是晋少爷开的,那里的主厨自然清楚晋少爷的口味,带回来指点下府里的厨子,也没什么。
    晚饭时,餐桌上便多了两道菜,一道葱爆羊肉,一道红烧牛肉,王修晋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老将军打趣的说着,孙媳妇以前吃的少,原来是饭菜不合口,瞧瞧今晚就比平时吃得多。王修晋只是笑了笑,心里却在想,等下得在院子里溜溜,以免消化不良。
    饭后,李菻善陪着王修晋在院子里绕圈,“前几天接到信,二婶回京过年,再回秋城的时候,可能会把二叔家的几个孩子一同带去。”
    “带去秋城,虽说一家人团聚很不错,可,弟弟们到那边能适应吗?”王修晋微微皱了下眉,他不觉得把孩子带去秋城是好的提意,不说那边有没有好的先生,单是路途就够远,一路过去孩子们能不能行,而且秋城那边的气候也与北方不同,说是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强,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很快适应环境。
    “祖父应该不会同意。”李菻善淡定的开口,其实他倒没觉得怎样,而且举家搬迁的也不是少数。“他们年纪也不小了,其实跟着过去也没什么。”武将之不用参加科举,所以是留在京城,还是去秋城都不是什么大事。
    王修晋想了想老爷子,觉得李菻善说得有道理,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秋城,绕了几圈后,王修晋揉了揉肚子,似乎消化差不多了。天色也黑得差不多,两人便手牵着牵回房休息,当然不是纯盖被睡觉。
    在忙碌的年前,还要应付李菻善的索取,王修晋觉得自己当真是蠢。揉着作疼的腰,忍着不太舒服某处,王修晋叹了口气,过年之前绝对,绝对不能再“打架”。
    小年的前一天,四皇子相约,王修晋和李菻善一同前往约见面的地方,那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酒楼,王修晋来过几次,并没有觉得这里的菜有多好吃,不过有几道特色菜还是很合胃口。
    两人进了订好的包房,便见到早已经到了的四皇子,两人忙行礼,四皇子招了招手,“说过多少次,在外面就不用弄这些繁琐的礼数。”四皇子请两人入坐后,便打发随同来亲随和侍卫到外面等着。“最近父皇的脾气不太好,那帮子没事找事的文臣每天整来整去就那么点事,天天递折子,求父皇把圣贤先生们放了,只字不提那些人犯的错足矣坎几次头。”四皇子对文臣的折子很不满,在他看来,那些所谓的圣贤,当不得其名。
    王修晋和李菻善互视一眼,没有接话。四皇子不见得想要听别人的意见,或许只是想要抱怨。
    “我以前就被一位先生说,过憨。”四皇子回想起来,心气更不顺了,过憨是什么,不就是蠢。原本他母亲就不怎么受宠,好不容易盼来个儿子,还被扣上“过憨”的帽子,可想而知母亲的心里有多难过,而他也因“过憨”而被父亲不喜,若不是偶被父皇想起,并和王修晋接触,估计他一辈子也不得父皇喜,到了年纪就会被分出宫建府,做个不受关注的皇子。
    王修晋挑了挑眉,其实第一次和四皇子接触时,他的感受就是人傻钱多,这话王修晋绝对不会说出口。四皇子也不指望两人说什么,就想把压在心里的话说道说道,免得憋在心里堵得慌,
    “父皇派人去牢里问那帮人,知不知错,那些人一个个特有骨气的样子,要么是以为父皇不会杀他们,要么是破罐子破摔,觉得反正都是死,就索性把憋着的话全都吐出来,又是大骂又是说父皇折辱了他们,完全没有一点阶下囚的样子。”四皇子觉得那帮圣贤脑子不正常。
    王修晋嘴角扯了扯,越发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李菻善淡定的喝茶,像是没听到四皇子的抱怨。
    “对了,父皇好像让缉事厂和王大人分别查那帮人的底,若是被查出来问题,就不知他们还能不能跳得欢。”四皇子可不觉得那些人个个干净,搞不好一个个满嘴圣言,私下却是黑得不能再黑。
    王修晋挑了挑眉,这事他还真没听父亲提起过,不过,他觉得这么一查,那些圣贤怕是真就得不到好,很有可能折进去,到时谁说话,都保不住他们的小命。
    第243章
    有的时候, 事不能往坏了想,很有可能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年前最后一次上朝, 在大臣们跪拜后,皇上并没有叫大臣平身, 而是直接让身边的亲随宣读旨意, 旨意很长, 亲随用半个时辰才读完, 殿下跪着的大臣听得心惊胆颤,还有一些心虚的浑身发抖,当然也有暗在心里幸灾乐祸的,还有一些人不知怀着什么样的心思, 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众卿可还有事要奏?”天子淡淡的开口,自打把圣贤关了之后, 朝堂上就没让他顺心过, 现在他倒要看看还有没有人敢跳出来说圣贤先生关不得的话。这段时间缉事厂和都察院可是查出不少好东西,旨意上的,还不是所有的罪责。
    跪着的大臣哪里还敢把准备要说的话道出,那不等着丢命, 且丢的还不是一人的命, 搞不好全家全族的命都会丢掉。
    看着都闭了嘴的大臣,天子很满意, 再一次停了宫里的年宴,大臣连连称赞皇上为国为民的高大情操,天子被称赞一番心情愉悦不少, 却也知道这些人说是捧还是出自真心。
    散朝后,文臣全都聚到了王大人身边,张口欲言,却不知当如何开口。王大人淡淡的扫了一眼四周的人,抬步向外,这些人还是没有认清朝廷的局势,现在可不是以前,皇上要的是能哆办实事的人,而不是浮于表面天天捧人,划定自身利益的臣子。摇了摇头,王大人离开的脚步更大了,都察院还有一堆事要做,哪有时间和这些人浪费口才,若再看不清形式,他们折进去,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王修晋是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听老将军说的,挑了挑眉,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圣贤先生们怕是谁也保不住他们的小命的,他们是怎么想的,给他们梯子的时候不下,非摆出姿态,现在倒好,名声坏了,自己命保不住不说,怕是连家人的命也保不住了。叫嚣什么的,也得量力而行,用小孩子的胳膊去拧壮士的大腿,着实不聪明。
    一家人吃过饭后,王修晋和李菻善一同出去给一些亲戚送年礼,转回到府,便见府门前停了一辆大型的马车,下人正忙着往下搬东西,管家并不在,两人几步上前,下人停下搬东西向两人行礼,“少爷,晋少爷。”
    “哪家送年礼来了?”李菻善扫了一眼装了不少东西的马车。
    “回少爷的话,是二老爷家的新老爷回来了。”下人躬身汇报。
    “二叔家的新……”王修晋顿住,“我们应该称什么?叔?还是……”婶?叫婶是不是不太好,有些辱没对方。
    “叫叔。”李菻善拉着王修晋的手往里院子里走,人应该是去老爷子的院子,他们就住在老爷子院子的旁边,若是不去拜见长辈总归不好。
    老爷子的院子里人很多,大大小小的全都在,两人过来只是行了礼,便坐到父亲和小爹的身后,闵叔是二叔的另一半,此次回京一来是拜见长辈,二来便是要在过年时入族谱,三嘛就是想要带着孩子们去往秋城。
    前两件事,老爷子没有意见,只是带孩子去秋城的事,老爷子只言要想想。闵叔也不多言,陪老爷子说了说秋城的情况,然后便由下人引着去了老二的院子。待人走后,老爷子看向其他的人,“都散了吧!”
    王修晋看向李菻善,他怎么觉得那么不靠谱呢,这来一个人便自称是二叔的另一半,他是不知道李家有没有见过闵叔本人长什么样,可若是他家没见过,就这么把人放进来,是不是不太好?“你之前可有见过闵叔?”
    “见过。”李菻善不知王修晋为何突然问这个,不过还是据实回答。“怎么了?”
    王修晋松了口气,他大概是上辈子阴谋剧看多了。“没事,随便问问,明天陪我回趟王家?”
    “嗯,东西都准备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添的?”两人已经走到了门口,李菻善推门而入,房间里早已经引上了地龙,非常的暖和。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要把外衣换下,下人送上洗漱用的温水。
    “虽说二叔家几位弟弟都已经十几岁了,但过去秋城到底还是过多了些,而且从那边进入军营,再想回京怕是很难。”王修晋觉不太喜欢一家人分开,不过,有些事不是依自己的喜好决定。要说他有多舍不得,其实也没有,这事还是让老爷子烦忧吧!他一个小辈插不上言的。
    “李家的儿郎并非只有京城入兵营才可。”李菻善挑了挑眉,走到王修晋的身边,然后伸手将人抱起,“有功夫忧心他们,还不如多想想为夫。”
    “……”什么为夫,不就是武力值比他高些,就称为夫,当真以为他不能反攻?
    王修晋有没有反攻成功,只有他们夫夫二人知道,不过从王修晋走路时会偷偷揉腰的动作看,应该没有成功。早饭后,两人便带着东西去了王家。
    王家院子里,王智渊背着小手,一本正经的陪在祖母的身边,听着管家念着给各家送年礼的单子。王修晋和李菻善进来时,便见王智渊微微皱着眉,一副很苦恼的样子。
    “智渊是怎么了?”王修晋看着大侄子的样子,特别有意思。
    “送年礼的事好麻烦。”王智渊说完之后,还像模像样的叹了口气,“还不能送一样的,亲近之分,礼有薄厚,好难。”
    “噗。”王修晋被大侄子的样子逗乐,非常没有叔侄爱的笑出声。李菻善看着王修晋的眼神特别温柔。
    一旁站着的王夫人打量着两人,在看到李菻善眼里流露出来的情绪后,放下了心。自打儿子入了将军府后,她的心里一直都放心不下,哪怕儿子每次回来都说在李家很好,她仍是放心不下。“修晋,哪有你这么打趣侄儿的。”
    “智渊啊!这事需慢慢来,不用急于做好。”王修晋拍了拍侄子的肩膀,他知道侄子一直以王家的长子长孙为己任,很想接过这个担子,只是他并不觉得侄子需要早早就担起这个责任,他现在才多大,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狠。
    “知道了,小叔。”王智渊点了点头。
    王修晋在心里默默的感叹大家族的孩子不好做,“娘,中午吃什么?”他不能阻止侄子为了成为王家的顶梁柱的行为,却也不希望看到揠苗助长。
    “已经让人去告诉刘姐准备你爱吃的菜。”王夫人让管家去忙自己的,再把长孙叫到身边坐着,“你爹中午不回来,说是要和都察院里的人一同吃个年饭。”
    王修晋点了点头,“智濯呢?”
    “跟你爹出去了。”王夫人提起老爷把二孙子抱去衙门的事,便气不顺,“你说说,他带着孩子去衙门,能顾得上吗?”
    “娘,爹不是没有成算的人,不会顾不上智濯的。”虽然他也很好奇爹为什么把二侄子带到衙门去。王修晋陪着母亲扯着家里话,说了说长兄,又提了提长姐。说起长姐,王修晋不由得有些担心,长姐和姐夫带着孩子陪同宋夫人一同去了边关,看望宋老爷子,边关是多冷的地,也不知长姐能不能受得住。
    “你长姐打小就没吃过苦,便是回到老家的时候,也有你们护着,这去边关,我还真不放心。”王夫人叹了口气,可嫁出去的女儿,已经冠上了宋姓,她也不好拦着女儿不去边关。
    “长姐不是小孩子,知道如何照顾自己,再说不是还有姐夫,受不了委屈的。”虽然他也很担心,可总不能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
    说说话扯扯家常,没一会儿便到了午膳的点,长桌摆上,菜一道道的送过来,王智濯也被下人护送回府,看到小叔立刻上前行礼。“若知小叔今天会来,侄子定要在家中等小叔。”
    “你有这份心,我就很开心了,快去洗洗过来吃饭。”王修晋点了点智濯的小鼻尖。王修晋对三个侄子看似都一样的好,但是仍是会对智濯偏疼一些,智渊是长子长孙,有祖父母疼着,智泽在父母身边,有爹娘疼着,二侄子悬在中间,也只有他偏疼着,不过他平时也忙,便是再偏疼也是有限的,在孩子多的家庭里,中间的孩子很不吃香的,很容易被长辈忽略。
    李菻善坐在一旁看着王修晋和智濯的互动,即便是王修晋说了很多次,他喜欢孩子却不喜欢养孩子,觉得养孩子很麻烦,但他仍是觉得王修晋对孩子从心底的喜爱,前两天祖父提过,族亲那边有几几适合过继的孩子,其中有一个最为合适,孩子的娘在生产时过世,孩子的爹便卷了家当给人做上门女婿了,孩子被扔在村头的沟里,要不是有人刚好经过,那孩子怕是就冷死了,现在养在村长家中。祖父的意思是让两人年过借着去祭祖的名义去看看,若是合了眼缘就抱回来养。
    第244章
    在王家用过午膳后, 两人到王修晋的院子休息,李菻善想了又想, 还是决定把收养孩子的事说了下,王修晋听完之后皱着眉, 他很同情那个孩子, 可是让他现在就过继个孩子养, 说实话, 他还没有做好养大一个孩子的心理准备,可若是连见都没见就拒绝,王修晋又有种很微妙的复杂感,“先看看孩子再决定。”
    “也好。”李菻善点头, 过继孩子不能听说对方可怜,便在还没有见到孩子时, 连想都不想就定下来。
    两人又说了会话, 在王修晋连连打了两个哈欠后,李菻善便催着他小睡一会儿。王修晋倒在床上,许是因为孩子的事,在床上来回的翻, 明明很困, 却睡不着。可怜那个孩子的身世?摇了摇头,上辈子末世前还是末世后, 被遗弃的孩子有很多,早已经变得淡漠。纠结的还是养孩子的事,再一次翻身, 王修晋决定不再去想这个问题,没见到孩子之前,想再多也没有用。抛开了纠结,王修晋没一会儿就入睡了。
    李菻善坐在软榻上看书,时不时的看向王修晋,起初王修晋一直不能入睡的时候,很是自责,反思自己是不是说得太早,让他烦心,直到王修晋入睡,李菻善才松了口气,同时也在想要不要回了祖父的提议,他不希望王修晋因为此事而烦忧。
    两人在王家一直呆到晚饭前才离开,回到家里,李菻善让王修晋先回院子,他要和祖父说点事。王修晋也没多想,点了点头,便回了院子。随便抓了本账本看,这段时间各地的账整理的差不多,商铺和工坊都差不多开始放假,这一年来的收入比之去年增涨了不少,油坊新增加的生产线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年后差不多就可以生产,到时百姓选购的油会更多一些。
    李菻善回来时,就见王修晋正在写些什么,走过去看了一眼,扫到标题后,便不再看。王修晋正在写新一年的铺子和工坊的规划,当然学堂也没有落下。学堂在新一年最主要的规划就是皇室子弟的安排,先生们已经划出了大纲,也会在新学年正式开课前整理出来。成衣铺要上新的样式,纺织工坊的新料子已经准备好,新楼里专供的作坊早已经把最新流行的衣样和一些小物件送进了宫,这两边是最不用王修晋担忧的。
    粮铺是王修晋每年都会担忧的,纯靠老天赏饭的铺子,王修晋总会担心新一年老天会不会心情不好,影响新一年的收成。种地是最辛苦的,靠天靠地,便是天气不错,地也肥,若不精心伺候,收成也不会很高。新一年,粮铺还会维持原状,在奉安修建养殖田的事,要抓紧。其实王修晋还想弄反季菜,但大棚的技术问题着实难弄,不过在房间里摘的大蒜,长出的蒜苗很好,他想要不在暖房里弄个大花盆,试种一些。
    天泛黑前,王修晋的规划并没有写完,只能放置到一旁。
    年前的日子在忙碌中过的飞快,似乎还有很多没有做完的事,但转眼已经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今年是王修晋新生后,第一次和除父母之外的人过年,感觉很微妙,从早忙到晚,一直吃完团圆饭,才算松了口气,也没有时间去乱想七七八八的事。饭后,李菻善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子里放烟花,王修晋才想起似乎很久没问过军营工坊的事,随嘴便问了一句。
    “工坊那边出了不少火药,经过几次试验,效果不错,从埋在地里的,到投扔的,已经整出不少种。”李菻善没有提文臣们在得知火药的杀伤力后,连连谏言,什么有伤天合,易引祸乱等等的事。在李菻善看来,一些文臣纯是吃饱了撑的,不办人事。就应该把这些只知动嘴皮子的人送到战场上,看他们还没事还瞎支吾不。
    王修晋挑了挑眉,“朝中大臣就没有人说什么?”以他对朝中一些文臣的了解,肯定要跳出来说三道四,不管做出来的东西是否有用,只要有助长武之风的,文官们都会不喜。
    李菻善只是笑笑,并没有言明。“肖亲随之前还提起希望你能过去看看,不过那段时间你挺忙的,我便没有提起,年后有时间,就过去转转。”
    王修晋点了点头,就算他去,他也帮不上什么忙,还要靠工坊中的匠人大开脑洞,之所以答应,是因为肖亲随已经邀请了很多次,若是再拒绝便显得不那么好看。
    将里买回来不少烟火,弟弟妹妹玩得十分开心,王修晋受不住冷,早早跑回屋里,长辈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天,王修晋听了一会儿便开始发困,迷迷糊糊的时候就听着祖父提到了祭祖的事。王修晋瞬间清醒了,他还记得之前李菻善提起过继小孩的事。
    祭祖的事,老将军并不准备回去,老将军看似身体无恙,但以前征战沙场的时候,落下不少的伤,入了冬之后,难免会身体不舒服。在家里有地龙还好些,若是回到村中,身体怕是受不住。
    此次回乡祭祖就由李俊良带人回去,祭祖之事,王修晋听得很认真,虽然他参加过王村的祭祖,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王修晋担心会出岔子,这会儿讲起,自然要认真的听。听了一会儿后,王修晋发现,便是各地的方式再不同,也都是大同小异,偷偷的打了个哈欠,又开始犯起困。
    大年初一的早晨,年幼的弟弟们特别精神,早早就跑去长辈的院子要红包,新进门的王修晋哪能懒床,早早就起来,向长辈问好,给弟弟妹妹发放红包,吃了饺子后,王修晋和李菻善准备去王家,明天要回乡准备祭祖的事,回王家便只能在今天。
    年前一直没有机会回来,王修晋就没有和父母讲过继孩子的事,这次回来,王修晋背着李菻善和母亲提了提,王夫人觉得这事挺好,“如果合眼缘过继到膝下也没什么,现在孩子还在襁褓中,带到身边养,长大也不会有其他的心思。”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email protected]获取最新访问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