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苦寒之地修铁路要工人?那肯定是小鬼子最合适!死了就地一埋!
朱元璋他活了几十年了,从来就没有见过这样的玩意。
所以还真的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到处在看多出来的新鲜东西。
尤其是耍蛇,更让老爷子感到十分的震惊。
因为他想不到为什么那蛇就不咬那耍蛇人。
明明那蛇的牙齿那么锋利。
张开了之后,如此的令人可怖
即便是朱元璋这种硬汉,看到了那蛇的牙齿之后,也觉得实在是瘆得慌。
可是在那耍蛇人的手上,那蛇却好像是被控制了一般,根本就不去咬他。
反倒随着他的手势和他嘴里的那根笛子,不停地摆动。
“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要不是咱们大明开放了海洋,哪里能看到如此神奇的东西?”朱元璋说道。
太子朱标此时背着双手,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一路过来,他看到了不少新鲜的东西。
正如自己父皇说的那样,如果不是陈寒,坚持要改革变法。
哪里能在京城看到如此新鲜的玩意。
再说眼前可不仅仅只是在耍蛇的。
更多的还是整个国民好像一下变得更加的自信。
曾经的他们经历了元朝的统治汉人,百姓个个是小心谨慎。
虽然大明建立之后,日子终于算是过得正常了一点。
可是依旧不能使他们一下抬起头来。
但如今却不一样了。
由于大明王朝现在如此之强大,百姓们也跟着光荣起来。
就比如现在京城大街之上到处都是海外来的洋商,推销着各种货物。
老百姓们却从容不迫地挑挑拣拣。
然后用大明官话与那些海外洋商对话。
海外洋商尽全力地解释那些物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虽然他们的大明官话十分的蹩脚,但看到他们的努力学习的模样,陈寒怎能心里边不产生荣耀。
就好像现代社会,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学习英语。
孩子们从小就要被送到各种培训班当中去学习。
各种国际学校也用英语教学。
老百姓们都以自己的女儿、儿子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荣。
甚至不惜血本,送他们到各种私教老师那里去培训。
从外国来的那些洋人更是高人一等。
在华夏女人面前显得高出了一個阶级。
即便那些洋人,其实在本国不过是工人、不过是司机、不过是下岗无业的流浪者。
可是他们到了华夏,却能够享受到高出华夏精英男士的地位。
这是为什么?
不就是文化不够自信吗?
不就是被人欺压了那么多年,总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吗?
而现在大明确能够反过来输出。
能够让海外那些人进入到大明之后,努力的学习大明官话,
努力的融入到大明的环境当中,
努力的提供自己等人的劳动心血来换取大明百姓的欢心。
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这才是真正的凌驾于他们头上。
一想到这些陈寒现在感觉到十分的荣幸。
幸好他来到了大明王朝,幸好他主持了改革变法。
如今还不过是刚刚取得一些成效,等到以后将会有更多从世界各地过来的海外洋商。
他们会将世界各地各种精美的东西送到大明王朝,来供大明百姓把玩。
看着陈寒感慨万千,江都郡主在他边上小声说道,“夫君,看到眼前这一切,我才终于明白你说的万国来朝是什么意思。
同时我更明白,你为何一定要让大明王朝敞开怀抱迎接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
原因就在此。
如果我大明一直保持着封闭,一直都觉得自己才是高高在上,
迟早有一天会跟不上外界的变化而落后。
我现在真的以你为荣。
夫君,以后咱们儿子也一定会以你为荣。”
说着江都郡主还轻轻逗弄了一下儿子。
小家伙开心地嘿嘿直笑。
虽然他听不懂父母亲的谈话,但他也是真心地笑了起来。
一群人在大街上转悠了半天,发现不仅是多出了南洋各国的新鲜货物。
在大街之上居然还有南洋人开设的饭馆。
由于新鲜,有不少大明百姓都去尝鲜。
还真别说吸引了一大波的顾客。
百姓们尝过之后觉得还不错,为他们扬名。
而那些南洋的商人个个是把热情写在了脸上。
因为他们知道能够在大明站住脚跟,对他们来讲将会是阶级的巨大跨越。
所以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他们的热情。
看着这眼前的一切,在外面转悠了半天之后,朱元璋朱标凌汉他们回到了陈寒的府邸。
一行人休息了半晌之后,这才开始讨论正事。
朱标首先开口,“如今肉眼可见的,咱们的大明宝钞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可以在南洋各国开始横行。
那现在就要讨论一下,是否要引进南洋各国的工人。
咱们的铁路修建到北边去,寒冷不说,费也最高。
如果能够从南洋各国大量地将工人输入到大明来的话,应当会不错。”
这个话一说出来后,陈寒立刻摆手:“我说太子殿一下,您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是大大的不该。”
这话一说让凌汉也愣了一下。
其实他也觉得当前局势之下,如果能够从南洋各国把工人给弄到大明来的话,应该可以省掉一大笔的工钱。
他也经过了仔细计算。
从南洋虽然引进来要路途费不少,但比起减少的工钱来讲,对大明而言是划算的。
他说道:“国公爷,您为何反对?”
陈寒看着他们又看了看朱元璋。
朱元璋此时坐在那里,就像一个退休的老头,根本就不发表意见。
看到陈寒看向自己,老爷子还哈哈一笑:“咱说过,这些事情你们自己操心,咱现在已经是隐退之人,不再过问国事。
咱不管你们用什么样的事情来打扰,咱都不会再说一句话。好与不好那都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朱标听到老父亲这么说,也显得相当无奈。
于是他说道:“既然父皇已经不管,那咱们自己议论也就是。陈寒你说要怎么办?”
陈寒道,“如今南洋才刚刚开始打开市场,他们要的不是来咱们大明务工,而是更多的贸易机会。
如果一旦传出修建铁路会死伤很多,反而坏了咱们大明的名声。”
这话一说出来,凌汉倒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现在大明在南洋各国,刚刚打开国门来,就出现了死伤惨重之事,也说不过去。
不过他实在是舍不得南洋各国便宜的劳动力。
于是问道:“那国公爷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呢?”
陈寒哈哈一笑,“怎么伱们总是往南边看,而不会往东边看?
倭奴那边,咱们现在掌控了那么多的土地,那边的人,不是更好使用吗?
直接把那边的俘虏给拉到大明来修建铁路。
既不用付工钱,死伤了就地一埋也就是。”
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沐英已经来了不少的信,说如今在倭奴那边,大明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随着大量武器的加入,大明掌握的地域,已经从西边开始往东边推。
即便足利兼满很不满意大明出尔反尔进攻他们已经划定的领土。
但面对强大的大明,他们只能步步倒退,不敢与大明军队相抗衡。
陈寒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不顾及什么道义什么奴役这个国家,可以直接将那边的俘虏和人口一船接着一船的往大明来运送。
然后将他们送到最为偏僻的西北、辽东等地区修建铁路。
燕王殿下已经不止一次来信说过,他们需要一条快速的铁轨接通从北平府到京城。
如今北边的蒙古各部分裂严重,他希望能够赶紧进攻。
这是多好的机会,这是多好的契机,这是多么需要从倭奴那边运送俘虏过来,当免费劳动力,难道这不比从南洋运送要来的更划算?”
太子朱标听完陈寒的话之后愣了一下,接着嘴角有了一丝微笑。
“陈寒说得对,我们一直都在打南洋各国的主意,却没有把眼光放到东边去。
倭寇曾经在咱们大明骚乱,导致咱们大明不少百姓都被他们杀死,现在咱们在大明那边取得了这么好的优势,居然没有用,孤这个脑子越来越不好用了,还是陈寒提醒的对。
倭奴那边的俘虏,才是咱们修建铁路最好的工人,
好,立刻现在就给沐英休书几封,让他分批分次地从倭奴那边运送俘虏过来。不过让谁去接收呢?”
陈寒道:“那当然是让燕王殿下直接接收,反正从北平府也可以直接到海边去接收那些俘虏。
远比运送到东南然后再转运到北平要快得多。
咱们从南到北,以及从北到南,双管齐下,一起修铁路,这样不也加快速度吗?
你们觉得如何?”
太子朱标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此时居然在呼呼大睡起来。
他还真能够放下的心。
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孙女婿能够摆平一切。
他累了这么多年,也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故而真的是一点都不管,即便在讨论着如此重要的大事,他依旧是能够呼呼大睡。
朱标对此也很是无奈。
当天讨论完了这件事,就在陈寒的府邸里边吃了一顿便饭,之后朱标就急匆匆回到皇宫。
朱元璋留在了陈寒的府邸,他要带着自己的从外孙,天天到大街上去逛游。
回到皇宫里面,朱标一定会找他天天汇报这个汇报那个,他也有点烦了,还不如躲到皇宫外面去。
这样就可以躲清闲了。
对此陈寒也是相当的无奈。
这老爷子说做甩手掌柜就甩手得相当彻底。
……
两个月后。
倭奴!
从大明这边过去倭奴的信件就到了沐英的手上。
沐英接到自己兄弟朱标的信件之后相当的开心。
然后仔细地研读了一下信件的内容,他更是开怀。
于是他立刻以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召集了在岛上的各部委员。
此时殖民地委员会已经相当完善。
各部门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
如果没有殖民地委员会的配合的话,沐英根本不可能做那么多的事情。
而委员会也分工明确,如今还增加了一部分人事部的内容。
人事部的内容,主要是把俘虏过来的那些倭奴百姓进行分类。
能干活的一律派到矿上面去干活。
不能干活的,就把他们所知道的技术通通记录下来,用于实践。
如今各部委员现在可都个个是精英分子。
他们在这两年里,两个月就可以得到一次休假的机会。
随着船回到家乡可以休假两个月,所以现在他们干劲更足。
在陈寒每一次给他们带来的新的指示之后,他们都能够切实地完成。
而现在当沐英应在委员会会议上宣布了关于朱标和陈寒的指示之后,站了起来问:“在座的委员、各部长、组长,太子殿下、国公爷对咱们有了新的安排。
咱们之前就一直对于如何安排俘虏的问题有过讨论。
你们都在抱怨俘虏太多,不管是在银矿还是金矿,都出现了过剩问题。
你们还在发愁,一旦俘虏过多,不好控制,如果被他们起义,对咱们委员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创伤。
现在有了殿下还有国公爷的指示,我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在下一批船离开时,把俘虏运送回咱们大明。
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委员还有部长们笑道:“主席,您甭说是太子殿下和国公爷的指示,
就算是没有这些指示,咱们不得赶紧上书给殿下还有国公爷,俘虏太多不好管理的问题吗?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契机,那当然是要立刻执行。
顺带着把咱们从倭奴这边收集到来的那一些奇珍异宝,还有文字资料,
尤其是他们天皇所谓的各种记录档案送回去。
当年国公爷离开之前就说过,文化上的东西一定要着重处理,
要统统给它销毁,要在根子上把他们的文化底蕴消除掉,
使他们没有归属感,这才便于洗脑和统治。
现在这方面的资料,我们已经整理完成,可以带回到咱们大明去。
就跟这一批的俘虏一起运走,您觉得如何?”
沐英道:“我是没意见的!”
委员们也笑道:“都说好了的话,我们也没意见了!”
沐英看到下面的各部委员都如此说后,立刻一拍板,“好,既然各位委员,各部长、组长们,你们都没意见,那咱们就以倭奴殖民区委员会的名义,
下达命令,让殖民区各州州委立刻将那些刺头俘虏集中到汤里港口,
在下一批黄金白银运输的船上把他们安排了!!”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